在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守育人初心,助学生成才”这一人才培养方针的指引下,机械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理念,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创共建育英才的引领方法(如图1所示),构建包含“预研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敏捷型全员卓越机械工程知识体系、贯穿式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机械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制课程实践体系的改革以及课内外联动课程创新实践架构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为抓手,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到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管理模式、课程实践以及课内外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
图1 “三全育人”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创共建育英才
1、“预研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方案
2013年、2017年和2022年先后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3轮修订,新增企业实践创新的学分(以车辆工程企业综合创新实践为例,如图1所示),增设了创新学分与保送、推优等关联性,通过该培养方案激励了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各类项目与竞赛中,形成了“预研发”综合型贯穿式育人模式。学生升学率逐年上升至2021年的40.73%,创新性综合型人才培养导向进一步突显。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6.5%以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两个专业于2021年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双双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福建省机械领域排名第一。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实现了提档进位。
图2 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创新实践示例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敏捷型全员卓越机械工程知识培养体系
对接新工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引入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10门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精密机械与传动、伺服驱动及控制和复杂机电装备的创新设计能力;改革传统课程内认知体验式的实验模式,构建了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制课程实践,形成了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12个课程实验与设计项目,编写了配套实验指导书4本,自制了教学仪器10种,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力;扎根海西区域先进制造新兴产业,推进 “政、校、企”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开设校企联合课程8门,将学校理论分析与企业项目实践案例有机结合,着力提升知识体系对新兴产业变革的敏捷性。
图3 敏捷型全员卓越机械工程知识体系
3、贯穿式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质量保障管理模式创新
在教学管理模式,采用“学长制”、“班主任制”、“校校-校企多维度的导师制”,实现教学相长。其中以“学长制”为主的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实践阶段的学习指导,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能力培养;以“导师制”为主的专业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的实践指导,重点在于专业实践和复杂工程应用能力的塑造;以校企“双导制”为主的创新创业实践的全程指导,着重点状的创新创业突破。这种贯穿式多方协同育人的教学管理创新,将导师制贯穿到课内、课内课外相结合和课外的创新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内容能够通过工程实习实践得到及时检验,实现导师、学生及企业的多方互动,充分发挥校企育人作用,实现从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到创新创业能力的递进。
图4 车辆工程企业综合实践双导师制
4、以产出为导向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制课程实践体系
提出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多层次递进基础实践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以竞赛为驱动的课内外联动专业课程创新实践内容,探索并实施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理论与综合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积极与区域产业链中的技术融合,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融,形成全新递进式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知识的学习,提升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实践能力。
(1)层次化递进式课程实践体系
在课程设计体系方面,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智能控制三个层次,构建了能力递进式的模块化和项目制的课程实践。将传统的零散课程内认知体验式的实验模式,转化为综合性项目制的课程实践,建设了10门设课实验,形成了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8个实验项目(如图5所示),编写了配套实验指导书4本,自制了教学仪器10种。以此打破传统多领域知识分散堆砌,以及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的局面,通过能够体现不同领域知识特点的基础课程实践,到车辆工程专业以赛车研制为对象涉及整车多个系统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如图6所示),将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层次化递进式课程实践体系。
图5 项目制课程实践实例
图6 车辆工程专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示范项目
(2)项目制基础创新实践环节
在课程实践环节方面,将创新实践环节调整为全新的3D绘图、传动系统、机构创新与电子电路4个创新设计项目。大一上的在3D绘图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自学三维建模软件,以及3D打印的使用,为工程制图能力做储备;大一下的传动系统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自学传动设计,3D打印、装配和调试等,为机械设计做准备;大二上的数字电路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自学硬件焊接、电路调试、驱动原理等,为电工学和单片机做储备;大二下的机构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学生自学结构设计、3D打印、装配和调试等,为机械原理做准备。
图7 三维绘图创新实践项目竞赛
(3)综合性课程设计创新实践环节
在课程设计实践方面,通过新增、合并调整等措施,形成涵盖材料、机械、机器人、车辆等基础与专业2个系列的6种综合课程设计,新编了3本课程设计指导书,全面提升解决复杂制造工程问题的能力。该环节的课程设计内容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有20余家单位提供了工程设计问题,使得课程设计变得趣味性强、有一定的技术挑战。另外,创造性的举办新工科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大赛,以此激发本科生追求更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作品,首届新工科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于2022届举办,具体如图8所示。
图8 综合性课程设计实例及新工科首届毕业设计大赛
5、面向产出的课内外联动课程创新实践架构建设
将传统的零散课程内认知体验式的实验模式,转化为综合性项目制的课程实践。以多学科竞赛为黏合剂,在竞赛中学习,以竞赛促学习,构建以竞赛为驱动的课程与实践双螺旋上升的多学科项目制融合实践体系,实现课程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机械工程与医学工程、工艺美术、人工智能和材料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医工结合”、“艺工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架构,解决多学科知识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堆砌、难以融合的问题。
(1)以竞赛为驱动的课内外联动专业课程创新实践架构
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科技前沿,实施学生“十百千”行动计划,不断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动员会、讲座、培训等形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方程式赛车、机器人比赛和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等近20类创新创业竞赛。着重培养了学生三种核心能力,即以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为基础的精密机械与传动的设计能力,以电子电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伺服驱动及控制的设计能力,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的专业机电装备的设计能力。截止2021年,本项目带动全院8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累计获国际级荣誉15项、国家级荣誉176项、省级荣誉465项。
图9 2022赛季方程式赛车、获奖证书及部分竞赛现场
(2)搭建实训平台,提高实战创新型高端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作为承办单位,承担了福建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福建省区域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训平台。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海燕政策研究论坛线路1K-night方程式赛车队,在学院的创新实训平台上,自主研制了13辆方程式赛车(包括5辆汽油机赛车、5辆电动赛车、3辆无人驾驶赛车),获得20多个奖项,是“福州地区首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福建省首支电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和“福建省首支无人驾驶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尤其是2022年首次获得新的突破,电动赛车首获全国一等奖。
图10 2013-2022年机械学院车辆工程十年研制的赛车
(3)注重艺工/医工融合,提高多学科融合教育实践的培养质量
充分发挥学校工科、理科和艺术等多学科优势,汇集了机械学院、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经管学院、电气学院、法学院等众多学科专业学生,组成跨界创新团队。飞驰人生艺术工坊获得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是我校在美育类竞赛中取得的最高奖项。同时通过在“互联网+”、“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美创客大赛等比赛中开展“寻找创新伙伴”活动、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活动,组成跨学院创新团队。其中在中美创客大赛总决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积极推动医学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通过与福建省立医院共同申请福建省数字医疗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方式,将临床需求上升为科学问题,加强医工合作深入探索与研究。其中妙手——虚实结合的医疗培训系统,2018年“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金奖,基于肌电信号的前臂康复训练及康复评价系统,首届福建省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侧脑室穿刺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福建省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虚实结合的医疗培训系统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亚军。
图11 艺工融合合作签约及飞驰人生大艺节展演
机械学院通过以上多维举措,在铸造本科教学质量体系的同时,有效推动了“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并形成了几点思考:一是在改进质量管理制度和强化质量保障体系时,在制度设计中留有创造空间,充分激发主体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从规制型向创新型转变。二是质量目标、价值信念要得到全院师生的认同,并成为共同的追求、愿景和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从服从性向认同性转变。三是将质量保障的重心下移,压实各级基层教学组织成员的主体责任,并通过结构性管理协调个体努力,围绕持续提高质量形成自下而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推动本科教育不断前行、不断超越,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